近日,据媒体报道,我国五分之一的冰川已消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郭万钦告诉记者,几十年间,我国冰川整体萎缩了1244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0.6%,其中,约有8310条冰川完全消失。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境内的拉布拉冰川。新华社发
逐渐消失的“地球记忆”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记录器和预警器,也是地球自然环境历史的记录者,具有独特价值,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1988年,美国蒙大拿州冰川已经消失殆尽;
•2004年,乌普撒拉冰川已大面积消失;
•2005年,乞力马扎罗山冰雪已消失殆尽;
•2005年,南美洲顶端的巴塔哥尼亚地区一座冰川消失不见;
•2006年,秘鲁境内的科瑞卡里斯冰川逐步消失;
......
•4个月前,冰岛失去了奥克冰川。
悲壮的冰川“葬礼”
奥克冰川死亡后,当地人为其举行了“葬礼”。纪念碑上,刻着一封给未来的信:这是第一条痛失冰川地位的冰川。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我们所有的冰川都将遵循同样的灭亡路径……
放置于奥克冰川原址的纪念碑
事实上,冰川葬礼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6年,西藏阿里地区的阿汝冰川发生两次冰崩事件;
2018年,藏东南地区雅鲁藏布江色东浦沟发生两次冰崩堵江事件。
根据中国两次冰川编目统计,自1970年前后到2010年,全国冰川面积减少了12442.4平方公里,占冰川总面积的20.6%。
说好不哭,冰川却为何一直流泪?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员杨威说。气温升高导致冰面消融加剧和积累量减少,同时引起冰温升高,冰裂隙增加,冰川破碎化加重,消融面增大等。而且随着气温升高,在低海拔地区,冰川区降水中的降雨比例有所增加。降雨释放的潜热,也加速了冰川消融。
除此之外,黑碳气溶胶等工业污染沉降在冰川表面,造成冰川反照率降低,更容易吸收太阳辐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冰川消融。而冰川的消融会使黑碳在冰川表面富集,吸收更多热量。
西藏当雄县格达乡廓琼岗日冰川一景。新华社发
导致气温上升的温室气体,常见的有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CH4)等。而产生这些温室气体的途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二氧化碳(CO2)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化石燃料的燃烧、采伐树木作燃料等。
2.甲烷(CH4)
人为活动造成的CH4排放因素有自然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农业畜牧活动及工业制造程序等。
3.氧化亚氮(N2O)
氧化亚氮(N2O)人为排放源多为农业、畜牧之相关活动,工业制造多以需要用氮元素的相关化工原料制程为主的工序,如使用硝酸、己二酸(以硝酸为反应原料之一)等。
人类无止境焚烧燃料、大肆砍伐森林,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生活便利,不仅毁掉了一座座冰川,也在一步步亲手毁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电影《后天》里的场景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冰山融化、全球海啸、地震肆虐,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
因此,为了保护冰川,也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避免全球暖化达危险水平的唯一途径是实现“负排放”,也就是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须减量。
济德耐气体检测变送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少开车,尽量乘坐交通工具;节约能源;减少食物浪费等。其次,就是做好温室气体的监控工作。在一些大型生产车间及养殖场等易产生温室气体的场所,安装气体检测报警器。气体检测仪是利用气体传感器,将待测气体浓度转化成电信号,一旦超过预设值,报警器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联动控制设备(电磁阀、排风扇等)。这样就很好的监控了作业时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超标后,要立即停产或进行废气处理。
冰川消融是地球给我们敲响的一个警钟,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关注气体安全,让地球的“后天”更美好!
|
标签:
上一篇:影响气体检测仪检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没有了